1. 首页 > 基本常识

竹荪是怎么长大的,竹荪是怎么长出来的

1、是由腐死的竹鞭、竹疙篼上的担孢子萌发而来的。竹荪的生长需经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发育阶段。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,菌帽深绿色,菌柄圆柱状、雪白色,菌托粉红色,有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。

2、竹荪又名竹笙,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。它的外形非常独特,有一个深绿色的菌帽,还有一围从菌盖向下铺开的细致洁白网状裙,常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。

3、竹荪基部的菌索与竹鞭和枯死竹根相连着,当孢子萌发形成菌丝时,再通过菌丝分解腐竹类的有机物质取得营养后,菌丝体就会形成无数的菌索,在前端膨大发育成原基,经过一个月的生长后,原基就慢慢形成了菌蕾。等到菌蕾顶端凸起如桃形时,多在晴天的早晨,凸起部分开裂,菌盖就露出来了。紧接着菌柄相继延伸,到中午时,柄长到一定高度停止伸长,菌裙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,菌盖上担孢子成熟。

4、竹荪味道鲜美,价值丰富,有健脑、提高免疫力、增强记忆力等功效。对于上了年纪的人和那些幼童更有着非常高的营养价值,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格外受到人们的青睐。

5、竹荪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,吉林、黑龙江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北、陕西、湖北、安徽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江西、福建、贵州、西藏、广东、广西及台湾等省区都有采集到竹荪的报道,但各地的竹荪品种不完全相同,其中以西南各省分布较广。
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115百科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79111873